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比给我的多!”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了一个父母小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
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之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是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走,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走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愿意在这里进一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用全神贯注地倾听代替心不在焉。「反例」
孩子:艾瑞克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听我说吗?
爸爸:我听着呢,接着说。
孩子:所以我也打了他,他打我。爸爸,你在听吗?
爸爸:我在听你说的每一个字。(盯着电视)
孩子:没有,你根本没在听。
爸爸:我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听你说。继续!
孩子:孩子算了吧!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
「正例」
孩子:艾瑞克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听我说吗?
爸爸(关掉电视,转过身来认真倾听)
孩子:所以我也打了他,他又打我,而且还使劲打的,他真讨厌!
孩子:你才怎么着,我从现在起要和丹尼玩了,他从来不打人。
•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更容易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2.用哦……”嗯……”是这样啊……”代替提问和建议来回应他们的感受。「提问和建议」
孩子:有人偷了我新铅笔。
妈妈:你确认不是自己弄丢的?
孩子:没有。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
妈妈:谁让你乱丢东西的。你怎么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过你多少遍了,东西要放在课桌里面。你就是不听。
孩子:别烦我了!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
•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用哦……”嗯……”是这样啊……”代替提问和建议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
妈妈:哦?
孩子: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
妈妈:嗯。
孩子:我已经是第三次丢铅笔了。
妈妈:噢。
孩子:从现在起,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把笔放到课桌里面就不会丢了。
妈妈:是这样啊。
•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3.用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我的小海龟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别难过,宝贝。
孩子(难过,忍不住哭泣)
爸爸:别哭了。不就是只小海龟吗?
孩子:哇!哇!
爸爸:别哭!我再给你买一个。
孩子:我就要这个海龟。
爸爸:你真是无理取闹!
•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只会更难过。
「说出孩子的感受」
孩子:我的小海龟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哦,是吗?真没想到。
孩子:我还教它玩游戏呢。
爸爸: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爸爸:失去朋友是挺难过的。
孩子:我还每天给它喂食。
爸爸:你真是挺关心那只小海龟的。
•父母通常不会说出孩子的感受,是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逻辑上的解释」
孩子:我要吃脆饼!
妈妈:家里没有了,宝贝。
妈妈:你吃点早餐吧。
孩子:不!
妈妈:我告诉过你家里没有了。
孩子:我就要!我就要!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会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愿望」
孩子:我要吃脆饼!
妈妈:真希望咱俩能有。
孩子:我就要!
妈妈:听得出你很想吃。
孩子:我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
妈妈: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盒来。
孩子:那……我就吃点早餐饼吧。
妈妈:好。
•有时候,孩子会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我们已经了解了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其实,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这四个技巧当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演练,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她的真实感受。
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不要希望凡事都能立竿见影”。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给出建议。
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付出现的问题。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第二部分: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常见问题1.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不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对话大多都是些生活琐事。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今天放学后要去大卫家。”这时候,妈妈没必要回答他:哦,你决定下午去朋友家啊?”只需要简单地说:谢谢你告诉我。”就足够了。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了解他们感受的时候,再和孩子产生共情。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其实并不难。比如,孩子兴奋地告诉你:我今天数学考了97分!”家长只需要用同样的语气回应他:97啊!你一定很开心噢!”
当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时,则需要我们使用沟通技巧。我们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
2.如果直接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有什么错吗?
有的孩子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因为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也有的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就为这点小事哭啊?”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而不是怎么了”或者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3.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类似你做得对”这样的回应方式,也许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省。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4.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很重要,能否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他们可能会说:不,你根本不了解!”但是,如果能把问题细化(比如:上学的第一天是有些紧张,那么多新东西需要去适应),那么孩子就知道你真正理解了他。
5.我试图说出孩子的感受,结果弄错了,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孩子会很快把你纠正过来的。
例如:
孩子:爸爸,我们的测验推迟到下周了。
爸爸:那你就可以清闲几天了。
孩子:不,我不高兴。同样的功课还得再学一个星期。
爸爸:哦。你是希望赶快考完。
孩子:对了!
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人的感受作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6.我知道应该接纳孩子的感受,但是,当我听到自己的孩子说你讨厌”或者我恨你”时,我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反应。
如果我恨你”这样的话让你感到难过,你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我不喜欢我刚才听到的话,如果你对什么事情生气了,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告诉我。也许我能帮你。”
7.如果我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我不想成为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
一开始,我们都会担心成为溺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渐渐地会意识到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们发现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
注意事项1.孩子通常会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地重复。
例如:
孩子:我再也不喜欢大卫了。
家长:你再也不喜欢大卫了。
孩子:(有些不耐烦)我刚刚说过的。
孩子不喜欢一些鹦鹉学舌式的回应。他更期望听到:
大卫做了什么事情烦你了?”或者看来你真的讨厌他。”
2.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时候,父母陪在他们身边就足够了。
一位妈妈给我们分享了她和女儿的故事。一天,她回到家里,看到10岁的女儿坐在沙发上,情绪低落,眼里含着泪。妈妈在她边上坐下,搂着她,小声说:出了点事哦。”然后安静地陪女儿待了5分钟。最后女儿叹了口气,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我现在好些了。”妈妈一直也不知道女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女儿难过的时候,自己的出现对她就是一种安慰。一个小时后,她就听到女儿在自己房间里哼起了小曲。
3.有时候,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感受时,父母冷淡”的反应(尽管是正确”的)也会激怒孩子。
一个青少年在我们的讲座上提到,有一天下午,她很生气地回到家,因为她最好的朋友泄露了她的个人隐私。她把事情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很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生气了。”女儿忍不住用讽刺的语气回敬说:别开玩笑!”
我们问这个孩子,她期望妈妈怎么说, 她想了一会儿,说:不是她说的话怎么样,而是她说话的方式让我受不了。就好像她在谈论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似的。我想让她站在我的立场。如果她能说‘辛迪,你一定非常生她的气。’那么我会觉得她能理解我。”
4.父母反应过度对孩子也是没有帮助的。
例如:
孩子:(埋怨)史迪文让我在街角等了他整整半个小时,还编借口骗我。
妈妈:真是不能原谅!他怎么能对你这样?也不替别人考虑,太没责任心了。你一定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孩子可能对朋友行为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也不会想到去报复。他只是想让妈妈能理解他,适当附和一下,来分担朋友的行为带给他的不快。妈妈的过度反应反而给他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5.父母不要重复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
当孩子说自己声音不好听或者太丑太胖时,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回应:哦,你觉得你的声音不好听啊。”或者:你真的认为自己很丑啊。”我们不要附和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我们只需要接受他们对自己负面评价时的感受。
例如:
孩子:老师说我们每天只需要花157分钟时间复习数学就够了。但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弄完。我真笨。
家长:花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是容易让人感到气馁。
孩子:我笑起来真难看,光看见牙套了。我太丑了。
家长:你真的不喜欢你的样子啊,但对我来说,不管你戴不戴牙套,我都觉得你看起来很阳光。
从现在开始你也领悟到了,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基于多年的研究,我们相信父母通过不断的演练,就能掌握这门艺术。没有什么更能代替你自己的亲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