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因为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孩子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心理密码,作为父母要学会解码。
小女孩第一次去幼儿园,她看到墙上有一幅画,就问妈妈说:这幅画是谁画的这么难看。然后妈妈赶紧拉住她说:你又不认识人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妈妈觉得很没有面子。
而园长告诉这位小女孩: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画画。走着走着这个小女孩又看见有一辆坏的玩具车放在那里,她又说:这是谁搞破坏的,怎么不批评她。妈妈说:你管是谁弄坏的,你又不认识这里的人。
而园长说:我们这边的玩具都是用来玩的,玩的过程中有可能弄坏的,没有关系。小女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可能都是有行为目的的。她也许是想知道如果我在这里画的这么难看,会不会有人批评我呀,如果我在这里不小心把玩具车弄坏了,会不会有老师说我呢。这个园长她了解孩子的行为密码,她知道这个孩子说这些话背后是什么目的,所以给予孩子积极回应,缓解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得她成功入园。
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说的话没有傻话,孩子从小到大就知道哪些行为可以达到目的,哪些行为不能达到目的,那么那些能够达到目的的行为就会保留下来,心理学把它叫做鼓励,或者增强,也可以叫做强化。而那些不能达到目的的行为就会被孩子遗忘。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要知道孩子为什么那么说,从而正确的给予回应,而不要仅仅根据孩子表面说的话错误地给予孩子回应,导致孩子有些行为就错误的保留下来,导致孩子这些偏差行为不断的巩固和强化。
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行为目的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病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孩子成长的动力是归属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需要父母的肯定,它通过两个过程来实现,第一个方面是对团体有所贡献,第二个方面是获得父母亲的鼓励和接纳。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团体就是家庭,最重要的人就是父母,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孩子应该对家庭有所贡献,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肯定。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多时候都剥夺了孩子的贡献。
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而父母惯用喂饭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将家里弄得脏乱差,但却直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直接将结果给予孩子,导致填鸭式的喂养,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另外一种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做很多事情,并且一次就能做好,但常常事与愿违,孩子的行为可能会被家长误以为捣乱或者帮倒忙。这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美国精神医生戴克斯(Rudolf Dreikurs)的行为目的理论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的归属感分为四种,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和自暴自弃。
·吸引注意: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在父母和他人交谈的时候以各种要求打断父母,反复出现这种情况时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获得注意的孩子才是有价值的。孩子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哪怕家长表现出明显的厌烦,但多次提醒后孩子仍旧来找你,就需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吸引注意,那进一步就需要思考该如何回应才能满足孩子的行为目的?
·争取权利:当孩子的吸引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的时候,他的行为目的就会升级,我们叫做争取权利,他想让对方知道,只有发号施令时候的我才是有价值的。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家长常常喜欢用自己的思想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孩子会想证明:我才是我的主人,我要做我想干的事情,我不想被人控制。而家长往往喜欢控制孩子,由此产生争取权利的行为目的,在发生此类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觉得生气,而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争取权利。
·报复:有一位妈妈规定孩子回家必须要先完成作业,可是孩子回家一直在看电视,妈妈就很生气,让关掉电视去写作业,孩子答应说好,结果孩子依然没有动。过了10分钟,妈妈发现孩子还在看电视,妈妈再一次催促,无用。妈妈暴怒,两个人就此吵了起来,妈妈直接过去关了电视。
孩子说:我就剩一点了,你就不让我看完,你就诚心和我过不去。妈妈说:你要老这样还不如把电视机砸了,结果孩子真的砸了电视机。
孩子在跟家长的斗争中看似以失败告终,表面上是家长的权威取胜,实际上家长已经输得体无完肤。孩子认为自己在权利争取中没有获得尊重,他是一个失败者,然后采取报复,让对方伤心的方式来回应。
·自暴自弃:当孩子在前三种行为都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最后一种就是他对自己彻底的失望,觉得自己很沮丧,什么都不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到失望,让父母觉得失望,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孩子的一系列表现正是习得性无助的过程进化,孩子努力过,挣扎过,他吸引注意失败,到争取权利又被父母打败,然后他到报复,让父母讨厌,让父母失望依然失败,最后他就表现为对自己自暴自弃了。
这就是12岁之前孩子的四种行为方式,他从感觉到无聊,再到沮丧,再到无助,最后完全就是处于无动力的状态,如果孩子自暴自弃的方式泛化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就会抑郁,抑郁者的内在机制就是习得性无助。
滋养孩子心灵的教育的关键;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走进孩子的心灵的方法就是:读懂孩子,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相信孩子的自身力量。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在没有危害的前提下,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承受后果。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孩子会在自然的行为结果中受到教育,从而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