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发现,自家宝贝总是头重脚轻爱摔跤,孩子从沙发上、床上掉下来是常有的事,有时还花样百出”,让父母防不胜防。
如果是孩子在学步阶段还可以理解,说明娃还没能很好地掌握这项技能。可是有的孩子明明已经会走步了,仍然会摔跤,甚至很大了还有这种现象,那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
强强就是这种情况,看他走路总有种摇摆不定打晃”的感觉,如果说他从高处摔下来是因为调皮,可是有时他就走在地板上面,很平的路面,仍然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摔跤,每次摔倒了都会哇哇大哭,引来父母一阵心疼,可是又不知道是哪出现了问题。
宝宝经常摔跤父母可别不当回事,严重的可能会夺去孩子的性命,相关知识家长一定要掌握。
宝宝为什么会经常摔跤?
宝宝摔跤是让宝妈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有时候睡得正酣,宝宝就会突然摔倒床底下去,吓得宝爸宝妈几宿都没敢合眼,生怕孩子再摔下去。有时候孩子玩得好好的,家长一眼没看到就从沙发上摔了下来,哭得撕心裂肺,父母看着心疼的直掉眼泪。那么为什么小宝宝会这么爱摔跟头呢?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 头大,重心不稳
和其他生物擅长在摔倒时脚先着地不同,你会发现孩子摔倒十有八九是头先着地。有爱的妈咪会给宝贝买一款防摔神器,以防宝宝摔坏了后脑勺。可是过几天后又让宝妈绝望了,因为孩子又开始摔脸”了,真是为此操碎了心。
一般来讲,对于1岁以内婴儿,他们的标准头围刚出生时大都在34厘米左右,之后婴儿生长发育的前半年会以8-10厘米的速度增长,到了后半年速度会有所下降,约增加3厘米左右。
过了一周岁,婴儿的头围会像身高、体重一样,随着年龄继续慢慢增长。70%的大脑重量和结构发育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完成。
之所以孩子总爱摔跤,还大多数情况都是头先碰地,这是因为小宝宝阶段是真正的头重脚轻”,事实证明成人的重心偏下,而小宝宝特别是婴儿重心是在头部。
大头儿子”在给孩子带来超速的智商运转同时,也因为头大而容易摔跤。
2、缺钙导致腿软”
2岁的萌萌早已掌握了走路的技能,可是最近却好像处于行为倒退期”一样,走路总摔跤。爸妈在听从朋友的建议后去医院检查了微量元素,发现萌萌缺钙严重,医生也判断孩子总摔跤就是缺钙导致的,家长太粗心了。
事实上,不止是缺钙,如果宝宝缺乏钙、铁、锌、钾等微量元素,就会导致骨骼发育硬度不够,而宝宝走路是需要强有力的腿部支撑的,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容易使孩子出现摔跤的现象。
3、大运动发展不好
走路是孩子大运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有些孩子大运动发展得并不好,这和父母的过度关照有关系。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摔了、磕了,在孩子爬行和走路的时候总是护着,尽量减少孩子受伤的机会。结果受伤是减少了,但孩子的大运动技能也没能发展起来,甚至出现了感统失调的现象。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并没有问题,但是在手眼协调等方面却问题不少。如果家长在爬行的阶段就对宝宝进行了一定的阻止,因怕脏、怕凉等原因没能让孩子充分的爬行,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走路。进而造成孩子会走路了,但是总摔跟头的现象。
宝宝总摔跤,爸妈该咋办?
有人将孩子分为天使宝宝”和恶魔宝宝”,而经常摔跤的宝宝则可以被归为可怜宝宝”了。你说他们是恶魔吧,很多摔跤的原因就连宝宝也无法控制,需要家长去深挖,可他们又不是天使宝宝,因为总摔伤也会让家长很操心,很心疼。
那究竟要怎么办,才能拯救这些爱摔跤的可怜宝宝”呢?这几点应对措施,家长要记牢!
1、 做好防摔的保护措施
对于孩子摔跤,家长最常做的保护措施就是看着宝宝,做好寸步不离地看护。但是孩子总会有离开视线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好家中的防护措施,比如给窗户安上防护栏,原来已有破损的及时更换。对于复式楼房的,父母应在楼梯的顶端和底端都安装好保护设施。
将小婴儿放在婴儿床内,孩子大一些可以睡大床了也要安装好床的护栏,以防孩子摔伤。在日常生活中应和孩子讲安全的重要性,不要让孩子登高或者攀爬,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
2、 有必要时需检查微量元素
如果孩子在学走路的前期并没摔倒的现象,或者说只是偶尔摔倒,反而是在孩子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后才频频摔跤,那很可能是因为缺少微量元素尤其是缺钙导致的,家长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去医院专门检查一下微量元素了。
这种情况在春天出现的较多,这是因为经历了一个冬天之后,孩子因很少出去晒太阳,可能体内缺少维生素D了,但家长还是按以往的剂量给娃补充,这是远远不够的,进而造成缺钙的现象。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下骨密度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做下微量元素检查。
3、对孩子进行爬行训练
宝宝成长的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想要让孩子不摔跤,摸爬滚打”是必备的步骤。很多宝宝长大后方向感不清,或者出现感统失调的现象,都是和小时候爬行不够有关。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宝宝的爬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孩子5到6个月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先行锻炼宝宝爬的意识,可让宝宝仰躺,然后家长辅助做出蹬自行车的动作。等到宝宝学会了爬行,父母可在宝宝面前放些玩具,督促孩子多多爬行,锻炼腿部肌肉。
差不多10个月的时候,家长还可以人为地给宝宝设置些爬行障碍,让宝宝能更加娴熟灵活地掌握这项技能,为今后的走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宝摔跤后,家长不该做什么?
看到宝宝摔跤后,家长有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比如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视而不见,习以为常,而不去深究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摔跤,从而忽略了孩子摔跤的深层次原因,如感统失调,从而错过最佳纠正期。
而真的出现意外的时候,家长以下的这些做法非但不能救命,还可能会害惨宝宝,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一是有些家长会强力制止宝宝哭泣。事实上孩子摔跤后第一要看的反应,就是他能不能及时哭出来,如果孩子能及时放声哭出来,那说明情况还不算糟糕。就怕有的家长一味阻止孩子哭泣,总说别哭,别哭”,一下给孩子憋回去了,那会让孩子感到更加不舒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是有的家长救娃心切,在发现孩子丧失意识的情况下还在挪动孩子。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尽量保持孩子原状态不动。否则,如果孩子存在骨折问题,挪动可能会加重骨折断端对血管及神经的损伤。
三是有的老人心疼孩子,在孩子摔完后就让宝宝睡觉。孩子一旦在摔倒后立刻睡觉,就不能观察出他的异常,孩子自己也无法述说难受之处,反而耽误就医。
正确的做法是在宝宝摔伤后严密观察24到48小时,如果孩子出现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持续哭闹、精神不振、持续头疼、情绪激动等情况,需要及时送医。当然如果孩子当时在摔跤后就出现了明显的损伤,那更要立刻就医了。
总之,孩子摔伤看似平常,细究起来学问还真不少,家长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