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表扬孩子,会正面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呢?
目前心理学上公认的做法是:
表扬努力、行为,不表扬聪明、能力。
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很多重视教育的爸爸妈妈肯定已经很熟悉这一点了。
如果有爸爸妈妈还不太清楚具体的原理,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先简单介绍一下表扬聪明”的弊端:单纯、经常夸奖孩子聪明,可以说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聪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遇到挫折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具有这方面天赋,所以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尝试新的挑战。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怀克(Carol Dweck)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她发现如果经常表扬孩子聪明”,那么当这些孩子遇到更困难的问题时,比较容易放弃。
因为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过去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聪明”,于是自己必须维持聪明”的人设,不能丢掉聪明的帽子。当然,更加不能在人前显得自己失败。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更轻松更有把握的任务,久而久之,就会躲在舒适区里不愿意走出去。
另外,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亚洲孩子的学业成绩通常更加成功,他们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来寻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国,老师、家长、学生自己都倾向于认为:
一个班里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于是把学习成绩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比如自己够不够聪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老师、父母、孩子,都会觉得:
一个普通班里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于是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归因于暂时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够不够刻苦,有没有坚持。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有部分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更强调努力工作,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因此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教师、父母和学生的归因风格更加恰当。这也是亚洲学生学业相对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于是德怀克认为,夸儿童的聪明,会形成自我毁灭”行为(self-defeating mentality)。这种儿童,越早捅破他们包裹在自己周围的肥皂泡越好。
那么,表扬努力,有什么优势呢?如果表扬孩子的努力,可以让孩子养成成长思维”。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败,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从而不断进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养(通过努力学习、工作、好的战略以及向他人取经)的人,都具有成长型思维。
相较于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收获更多。
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担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聪明,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也就是说,我们越是表扬孩子努力,孩子就会越努力。而且随着孩子的努力,他们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今天的心理学家们基本都承认,智力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打个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环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较长,不怎么费力就能拉到一定长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较短,费点儿力气,也能拉到同样的长度。
所以,尽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后不能再改变,但我们能够通过改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比如,有研究发现:总的来说,在人们40岁以前,智商分数一直呈平缓上升的趋势。
不过,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处于智力刺激较强的环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着生活单调、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还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间越长,智商提高越多。而人们离开学校之后,智商每年下降可达6分!
因此,作为父母,不需要太过在意孩子在幼年时期是否聪明,是不是天才”。这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
事实上,一个人18岁时的智商,和他2岁时的智商,相关度只有0.31(完全相关是1.00)。
所以相对来说,表扬后天努力,比表扬先天聪明更加重要。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说的这些,并不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表扬诀窍!
这样的表扬建议,更适合在表扬孩子成就”的时候。
可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重视孩子的成就,也会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养。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研究显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对于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来说,赞扬比奖励更为有效。
奖励可能会诱导孩子,只在能拿到好处的时候对人友善,而赞扬却能传达出与别人分享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有价值的”。
那么,在表扬孩子的道德行为时,如何表扬比较好呢?还是应当赞扬孩子努力行善的行为,而不是赞扬孩子本人吗?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研究人员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请256个7-10岁的孩子进行了3次实验,实验中孩子们会赢得一些弹子球,并捐赠一些给贫穷的孩子。
实验人员把孩子们随机分到不同的组,对他们进行不同类型的夸奖。
对有些孩子,他们重点夸奖你做了什么”:
你把你的弹子分给了那些可怜的小朋友,这真是太棒了。对,这是件很棒很有帮助的事情。”
对有些孩子,他们重点夸奖品性,即你是什么样的人”:
你是那种非常乐于帮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几周之后,当面对更多可以给予和分享的机会时,那些品质得到称赞的孩子比行为得到称赞的孩子表现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夸奖成就不同,对于道德行为来说,名词的效果比动词好。夸奖孩子的品质,帮助孩子将这部分内化为了自己的个性。
但这仍然不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还需要看年龄:当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赞扬5岁大的孩子,出现的任何好的行为都没有持续性的影响:他们也许太小了,没有办法把道德特征内化为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
将慷慨的行为和个人品质联系在一起最关键的时刻,大概是8岁左右,是孩子开始形成个人品质概念的时候。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态度的影响,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了点顿悟:
为什么妈妈说了一万次,孩子就是不听?
为什么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愿意做?
正是因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并不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就比如每位烟民其实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事实上并不会少抽一支。对抽烟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他们抽烟的行为”。
也就是说,端正态度”只是第一步,距离指导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端正的态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导孩子行为的作用?1、特殊性
越笼统的态度,越不能指导行为,但越特定的态度,越能准确的预测行为。比如说:
问大家对于环保是什么态度,并不能准确地知道大家会不会乱扔垃。
但如果有针对性地了解大家对乱扔垃圾的态度,相对能更准确的知道大家之后会不会乱扔垃圾。
对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体、有针对性了。
比如问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学习,以后会怎么样?”
这就太笼统了。
不如说:
你觉得如果上课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会怎么样呢?”
2、时间因素
态度和行为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指导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这就是为啥爸妈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时”,明明刚刚才说过的规则、道理,孩子却只能短暂地遵守一会儿,转个身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有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无论爸爸妈妈是打屁股、大喊大叫,还是用正常的声音说话,一个小孩在同一天内,有80%的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时内,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样看来,小孩子重复犯错很正常。所以从长远来看:重复规则,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3、内在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高的人,倾向于关注和探明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情感、意识等,他们也更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所以他们内心相信什么,行为也会表现出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行一致”。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内在自我意识”呢。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一些比较重要的规则、道德标准的时候,不妨试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站在镜子前。
心理学家Danniel Batson和他的同事发现,镜子确实能够让人的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镜子前面,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觉知,这种自我觉知,能够加强我们言行之间的一致性。
4、态度的强度
这个很好理解——强烈的态度,更容易决定人的行为。
态度怎么才会强烈起来?
越了解,态度越强烈。
简单来说,我们对一件事越了解,相关知识越多,也态度也会越强烈。
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给孩子定规则的时候,不妨也告诉孩子简单的原因。
虽然不必给孩子归于详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如果孩子明白规则有简单的原因,他会意识到规则不是随便定的,更有可能遵守。
5、态度的可接近性
啥叫可接近性”?也就是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
一般来说,来自直接经验”(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也比较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对孩子来说,直接经验”太重要了。
比如,有时候孩子遇到了问题:水洒了、和小伙伴发展冲突了、心爱的玩具坏了……因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下的情况,于是只能尖叫、大哭。
如果爸爸妈妈只是口头安慰没事没事”、下次小心”,孩子还不不会明白应该如何小心”。
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学习、练习更多的处理问题的办法。
哪怕多数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孩子代劳要省事得多。但重要的是让幼小的孩子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练习并取得成功。
无论是穿鞋、吃饭、还是收拾玩具、甚至是处理冲突、自我安慰。
只有亲身参与、经历获得知识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孩子以后的行为方式。
总之,爸爸妈妈不论是表扬孩子的成就,还是表扬孩子的道德品质,都是希望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规则、价值观、端正的人生态度,以便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任何问题,不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能自觉地做出相对正确的,符合社会规则要求的行为。
毕竟,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不断接受社会化。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
所以做为爸爸妈妈,我们确实需要思考:
如何引导孩子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改变?如何让自己引导方式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