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爸爸在线1-6岁孩子的规矩怎么立?

1-6岁孩子的规矩怎么立?

2021-03-25 08:17:09育儿知识
骂不得、打不得,1-6岁孩子的规矩应该怎么立?

再天使的小孩,也有让爸妈崩溃的时候!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多多少少也挨过几下揍吧?

不过,都21世纪了,当爸妈的你还只会打屁股这一招么?!

打骂孩子力度控制不好可能会让孩子身心受损,后悔的只能是爸妈。

而且,爸妈失控的情绪、武力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是个坏榜样。

更糟糕的是,效果往往也不怎样。

要是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挡驾什么的,规矩就更加难做了。

那么,我们就没招了么?

美国儿医在孩子快满1岁的时候,就会提醒家长该给孩子做规矩了。

儿医最常推荐的方法,也是美国家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Time-out。

Time-out有点类似中国的面壁思过”,或者一边静静”,但要做对,效果好,可有不少讲究。

TIME OUT 是什么?

为了避免晦涩的专业词汇,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大棒”代表直接惩罚孩子的行为,比如严厉训斥,一顿胖揍;糖果”代表对孩子的奖励,比如直接夸奖孩子,陪孩子玩给TA关注等等。

爸爸妈妈想鼓励孩子的行为的时候,可以直接给孩子糖果”;相反,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以后可以不要再这样做的话,可以直接上大棒”,也可以拿走/不给孩子糖果”。

Time-out,就是拿走孩子的糖果”的惩戒方式,也是儿童心理学理论比较推荐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不让孩子做任何有意思、或者让他们兴奋高兴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玩玩具、看电子产品、获得关注等等。

使用Time-out的前提是有足够的Time-in。如果孩子平时就很少得到糖果”(比如正面的关注、鼓励和奖励),那么就应该先不采用Time-out的方式,家长的重点应该是正面鼓励、强化孩子正确的、好的行为。

因为Time-out的原理就是拿走孩子的糖果”,如果孩子本来就没有得到糖果”,那么拿走糖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且,正面的鼓励,强化正确的行为,也可以预防孩子做错事,减少需要批评惩罚孩子的情况。在平时家教很严,或者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大不一致性的家庭,这一点尤其重要。

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在Time-out前,一定要确保教会孩子应该要怎么做(正确的事)。因为Time-out本身只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不对,并不会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

Time-out可以和别的管教方式一起使用,来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

Time-out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看看2017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家、儿医的全面总结!

1-6岁孩子的规矩怎么立?

多大的孩子可以用 Time-out ?

只要方法得当,1岁大的小娃就可以用Time-out啦!不过想要效果好,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来调整具体的步骤,比如Time-out时间的长短等(具体怎么做往下读)。

什么时候用 Time-out ?

用Time-out前,爸爸妈妈要判断一下孩子为啥有不当行为。比如,如果孩子是身体不舒服,所以哭闹,那就应该安抚孩子,而不是不许哭闹。

Time-out是一种纠正错误行为的方法。孩子有危险的、破坏性的、或者家长希望纠正的别的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Time-out来减少以后孩子做类似行为的频率。

用Time-out的关键是:

要在错误行为发生后马上用Time-out ; Time-out使用要有一贯性,每次错误行为发生都要用Time-out。

在哪里用 Time-out ?

只要让孩子在够无聊的地方就行了(当然安全是前提)。建议的地方有:安静的角落,走廊,空饭桌。

1-2岁的小宝宝可以就让他们坐/站在地上,背对父母。

具体怎么做?

Time-out开始:

简短的,不带情绪的一句话警告孩子(比如:你没有在听我说话。如果你不停下,就要Time-out了)

迅速指出孩子做错的地方(比如:你打人了,就要Time-out)

带孩子去Time-out的位置(比如墙角),中间尽量不要和孩子交流。

Time-out过程中:

不要让孩子有任何可以玩的东西,也不要给TA关注。记住,Time-out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无聊,成功的Time-out要求家长尽量减少任何对孩子的感官刺激。

不论孩子做什么,都不要理(还是安全为前提)只要孩子还在Time-out区域,并且是安全的,不管TA怎么哭闹,大笑,求救,乱动,喊叫,都不要理TA。

家长还要准备好应对孩子拒绝去Time-out区域、拒绝执行Time-out的情况。

结束Time-out:

Time-out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而不同。一两岁的小孩可能30秒就够了。学龄前(3/4岁)的孩子一般2分钟就够长了。再大一些的孩子,根据年龄,一般来说几岁大,Time-out的时间就是几分钟。一般来说,Time-out时间过长,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Time-out规定的时间到了以后,在结束Time-out之前,用很短的一段时间(比如10秒钟),让孩子平静下来。

用一句简短的解释来结束Time-out(例如:你安静下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结束Time-out了。你刚才要Time-out,因为你打人了。)

如果爸爸妈妈用Time-out是因为孩子拒绝做TA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在Time-out结束后重新给孩子指令,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做,那么就执行一次Time-out 。

尽快找机会给糖果”:直接表扬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都还在发展过程中,有的时候TA不听话”,并不一定是想和爸爸妈妈对着干”,只是控制不好自己。相信爸爸妈妈都经历过孩子大发脾气、扔东西、踢人打人、甚至咬人的混乱场面。

这种时候,其实孩子无法理智地思考,也往往不能够接受爸爸妈妈的安抚。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越试图安抚,孩子的情绪可能反而更加崩溃。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也会濒临崩溃,从强忍怒火哄孩子,到忍无可忍变身河东狮吼”。

Time-out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停止不恰当行为,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让爸爸妈妈可以有机会静静。

孩子在Time-out时不能玩,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关注,糖果被拿走了”,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不好的后果,自己也要为错误的行为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孩子没有正面交火”,可以有效预防冲突”继续升级。

等大家情绪都稳定,恢复理智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时候,也就是Time-out结束后,爸爸妈妈可以再和孩子一起讨论刚才的事件,解决问题。

而当孩子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行为,表现好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及时正面表扬、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强化什么才是对的。

了解Time-out以后,你会不会也想试一下这个立规矩的方法呢?

上一篇:孩子被要求每晚练1小时书法,却完全无法理解:现在不都打字?下一篇:白天奶奶带,晚上妈妈带,双重标准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猜你喜欢